“武漢大學全國新媒體與廣播電視學博士生論壇”暨“第六屆華中地區研究生新聞傳播學術論壇”
征稿通知
由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新聞與傳播万事舉辦的“武漢大學全國新媒體與廣播電視學博士生論壇”暨“第六屆華中地區研究生新聞傳播學術論壇”將於2015年10月9日至11日在武漢大學舉行。
本屆論壇從即日起向廣大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征集論文。論壇將以匿名評審的方式評選出獲獎論文和參會論文💇🏿♂️,並推薦3篇優質論文在《新聞與傳播評論》(CSSCI收錄集刊)上發表🏋🏽。歡迎各大高校關註新聞傳播學科發展以及對新聞傳播學科感興趣的學子加入我們。現將本屆論壇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論壇主題: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的轉型發展
由社會需求發展和技術創新驅動的媒介融合正在深刻改變著現代社會的傳播生態與傳播格局👂🏻,是當今世界傳媒發展的大勢所趨。近年來,在國家頂層設計層面,我國明確了積極探索新舊媒體融合發展新途徑,努力打造新型傳媒集團的戰略目標🚵🏿。這將從深度和廣度上全方位影響我國傳媒的發展與實踐,帶來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的新鮮話題。
觀照此種變遷💃🏼,本次論壇聚集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的轉型發展。
具體說來,論壇關註但不限於下列話題🏄🏽♂️:
●電視節目的形態與模式研究
●產業融合背景下廣電傳媒產業發展研究
●媒介融合與數據新聞
●新媒體🧏🏿♀️🐗、公共參與和中國社會轉型
●媒介融合視域下新聞傳播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的節目主持人研究
二、征文對象
海內外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在讀研究生(博士生、碩士生)🧑🏼🤝🧑🏼,以及關註新聞傳播學科發展的其它專業的研究生🦻🏿。
三、活動安排
整個學術論壇持續時間為2013年5月上旬至10月中旬,包括👩🏻🦰🫔:
1、籌備與邀請:5月上旬至9月中旬
邀請嘉賓,征集稿件🙍🏽♂️,接收投稿的截止日期為9月6日24:00
2、評審👩🏻:9月7日至9月底
對論文進行匿名評審,評選出獲獎論文和參會論文
3🦮👄、交流會與頒獎:10月9日至11日
邀請獲獎者和專家評委,參加在武漢大學舉辦的學術交流會及頒獎活動
4、本次論壇將邀請新聞傳播領域的重要學者與主要學術期刊的編輯蒞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5🏒、論壇期間,將同時舉辦“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與廣播電視學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
四、投稿方式
請在截止日期前將報名表與論文以電子版的形式發送到論壇郵箱🔦:
whuaf2015@126.com
,若組委會成功收到您的論文稿件,將人工回函告知,如果在24小時內沒有收到人工回函,請再發送一次或聯系組委會。所有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郵件標題形式:姓名-題目-學校-手機號碼。
五🧏🏽💆🏼♀️、論文要求
1🧔🏻、稿件為Microsoft Office Word文檔🚶♂️➡️👵🏻。
2🤘🏼、論文應包括中英文標題和摘要,提交的論文文檔中不得出現作者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請在報名表中註明。
3🦻🏻、論文字數在8000字左右,請作者遵循學術規範和道德,不得抄襲🍘、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恕不接受已經發表和參加過其他學術會議的論文。
4🥅👡、一人限投一稿👨🏼🎨。論文須是投稿者獨立撰寫或為第一作者(為保證評獎的公正性,原則上不接受研究生與導師合著的論文),如為合著(舉辦方會酌情考慮邀請合著者入會)💆🏻♀️👨🍼,投稿人須提交其他作者同意投稿的憑證。
5🫴、具體格式應按照學術論文的規範格式編排🙎♀️,詳見附件。
六、獎項設置
1、個人獎𓀝:
一等獎1名,獎金1500元,並頒發榮譽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1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三等獎5名,獎金 500元,頒發榮譽證書🚑。
優秀獎共8名,頒發榮譽證書。
所有受邀參會者可獲會議論文集一冊📡。
2、組織獎:
優秀組織獎若幹,頒發給在本屆論壇中積極籌備的外校研究生會🐛。
七、補充說明
1、“武漢大學全國新媒體與廣播電視學博士生論壇”暨“第六屆華中地區研究生新聞傳播學術論壇”論文評選結果將於9月底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万事網站進行公示♻,組委會將以電話或郵件通知獲獎者,敬請關註🛖。
2、本活動不收取參與者任何報名費用🌘,受邀參會者食宿由論壇主辦方統一安排,來回交通費用自理🤵🏻♀️。
3、如本次征文的質量和數量都達到較高水平🥅,主辦方擬選擇優秀作品結集出版,出版事宜將與論文作者具體協商。
如果您還有任何相關問題,請通過以下方式獲取信息或者聯系我們🉐。
3🤐、電話咨詢: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万事研究生工作辦公室:027-68752684
肖勁草老師,186-9613-6870;閆巖老師,186-2715-0116
4、論壇誌願者聯系方式🤳🏿:
王野😫,132-6055-2535💪🏿;張洋,130-2630-3415
武漢大學全國新媒體與廣播電視學博士生論壇組委會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報名表.doc
論文格式要求.doc